】庄暴见孟子,(1)曰:“暴见于王,(2)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”曰:“好乐何如?”(2) 孟子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”(4) 他日,见于王曰:“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”王变乎色,(5)曰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耳。”(3) 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其庶几乎!今之乐犹古之乐也。”曰:“可得闻与?” 曰:“独乐乐,(1)与人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人。” 曰:“与少乐乐,与众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众。” “臣请为王言乐。今王鼓乐千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、管龠之音,(8)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:(9)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(10)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’今王田猎于此,(11)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鹿之美,(12)举疾首蹙????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田猎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?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’此无他,不与民同乐也。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、管龠之音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也?’今王田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国同乐也。今王与百姓同乐,则王矣!” 【<font color="red"><b>注释</b></font>】(1)庄暴:齐国大臣。(2)见于王: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。(3)好乐何如: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。(4)庶几:差不多。(5)变乎色:改变了脸色。(6)直:不过、仅仅。(7)独乐乐: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。前一个“乐”作动词用(音yào药),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。(8)管龠(yuè月):管,笙;龠,萧。(9)举:皆、都。疾首蹙额(cùè促遏):优愁的样子,赵注云:“疾首,头痛也;蹙额,愁貌。”王夫之《四书稗疏》云:“疾首者蓬头不理,低垂丧气,若病之容耳。”????就是鼻梁,蹩额即皱起鼻梁来。(10)极:朱熹《集注》云:“穷也。”(11)田猎:在野外打猎。在春秋战国时代,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。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,各级地方官员都要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,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,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。(12)羽旄:旗帜。 【<font color="red"><b>译文</b></font>】庄暴进见孟子,说:“我朝见大王,大王和我谈论喜好音乐的事,我没有话应答。”接着问道:“喜好音乐怎么样啊?” 孟子说,“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,那齐国恐怕就很不错了!” 几天后,孟子在进见宣王时问道:“大王曾经和庄暴谈论过爱好音乐,有这回事吗?”宣王脸色变得不好意思他说: “我并不是喜好先王的音乐,只不过喜好世俗的音乐罢了。” 孟子说,“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,那齐国恐怕就很不错了!在这件事上,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差不多。”宜王说:“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?” 孟子说:“独自一人娱乐,与和他人一起娱乐,哪个更快乐?”宣王说:“不如与他人一起娱乐更快乐。” 孟子说:“和少数人一起娱乐,与和多数人一起娱乐,哪个更快乐?” 宣王说:“不如与多数人一起娱乐更快乐。” 孟子说,“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娱乐吧!假如大王在奏乐,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、吹萧奏笛的音声,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:‘我们大王喜好音乐,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?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,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。’假如大王在围猎,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,见到旗帜的华丽,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昔说:‘我们大王喜好围猎,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,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,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。’这没有别的原因,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。假如大王在奏乐,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、吹萧奏笛的音声,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:‘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,要不怎么能奏乐呢,’假如大王在围猎,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,见到旗帜的华丽,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:‘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,要不怎么能围猎呢?’这没有别的原因,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。倘若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,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戴!” 【段意】此章主要阐明为政者必须与民众同乐的道理。要能与民众同乐,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方式,而是统治者是否关心民生的问题。贤明君主与暴虐君主之所以引起不同的反响,关键在于前者能施惠于百姓,而后者使民众穷困、父子妻儿流散。儒家认为,音乐是辅助教化的重要手段,孟子之所以说世俗的音乐与古代的雅乐差不多,是为了突出“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。若必欲以礼乐洽天下,当如孔子之言,必用《韶》舞必放郑声。盖孔子之言,为邦之正道;孟子之言,救时之急务,所以不同”朱熹(《集注》引范氏说)。 2、【<font color="red"><b>原文</b></font>】孟子见梁惠王。王立于沼上,顾鸿雁麋鹿,曰:“贤者亦乐此乎?” 孟子对曰:“贤者而后乐此,不贤者虽有此,不乐也。《诗云》⑴:‘经始灵台⑵,经之营之。庶民攻⑶之,不日⑷成之。经史勿亟⑸,庶民子来⑹。王在灵囿⑺,幽鹿攸伏⑻。幽鹿濯濯⑼,白鸟鹤鹤⑽。王在灵沼⑾,於轫⑿鱼跃。’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,而民欢乐之,谓其台曰:‘灵台’,谓其沼曰‘灵沼’,乐其有麋鹿鱼鳖。古之人与民偕乐,故能乐也。《汤誓》⒀曰:‘时日害丧⒁?予及女⒂偕亡!’民欲与之偕亡,虽有台池鸟兽,岂能独乐哉?” 【<font color="red"><b>注释</b></font>】⑴《诗》云:下面所引的是《诗经.大雅.灵台》,全诗共四章,文中引的是前两章。⑵经始:开始规划营造;灵台,台名,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。⑶攻:建造。⑷不日:不几天。⑸亟:急⑹庶民子来: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。⑺囿: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。⑻幽鹿:母鹿;攸:同“所”。⑼濯(zhuo)濯:肥胖而光滑的样子。⑽鹤鹤:羽毛洁白的样子。⑾灵沼:池名。⑿於(wu):赞叹词;轫(ren),满。⒀《汤誓》:《尚书》中的一篇,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。⒁时日害丧: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?时,这;日,太阳;害,何,何时;丧,毁灭。⒂予及女:我和你。女同“汝”,你。 【<font color="red"><b>译文</b></font>】孟子拜见梁惠王。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,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,等飞禽走兽,一面说:“贤人也以次为乐吗?” 孟子回答说:“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,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,也不能够快乐的。《诗经》说:‘开始规划造灵台,仔细营造巧安排。天下百姓都来干,几天建成速度快。建台本来不着急,百姓起劲自动来,国王游览灵园中,母鹿伏在深草丛。母鹿肥大毛色润,白鸟洁净羽毛丰。国王游览到灵沼,满池鱼儿欢跳跃。’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,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,把那个台叫做‘灵台’,把那个池叫做‘灵沼’,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。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,所以能真正快乐。相反,《汤誓》说:‘你这太阳啊,什麽时候毁灭呢?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!’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,即使你有高太深池、珍禽异兽,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?” 3、【<font color="red"><b>原文</b></font>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。王曰:“贤者亦有此乐乎?” 孟子对曰:“有。人不得,则非②其上矣。不得而非其上者,非③也;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,亦非也。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 “昔者齐景公④问于晏子⑤曰:‘吾欲观于转附、朝舞⑥,遵海而南,放于琅邪⑦。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?’ 晏子对曰:‘善哉问也!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巡狩者巡所守也;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,述职者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。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夏谚曰:“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⑧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”今也不然:师行而粮食,饥者弗食,劳者弗息。睊睊胥谗⑨,民乃作慝⑩。方命⑾虐民,饮食若流。流连荒亡,为诸侯忧。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,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,从兽无厌谓之荒,乐酒无厌谓之亡。先王无流连之乐,荒亡之行。惟君所行也。’ 景公悦,大戒⑿于国,出舍于郊。于是始兴发补不足。召大师⒀曰:‘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!’盖《徴招》、《角招》⒁是也。其诗曰:‘畜君何尤⒂?’畜君者,好君也。” 【<font color="red"><b>注释</b></font>】①雪宫:齐宣王的离宫(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,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)。②非:动词,认为......非,即非难,埋怨。③非:不对,错误。④齐景公:春秋时代齐国国君,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。⑤晏子:春秋时齐国贤相,名婴,《晏子春秋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。⑥转附、朝舞:均为山名⑦琅邪:山名,在今山东省诸城东南。⑧豫:义同“游”。⑨睊睊: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;⑩胥:皆,都;谗:毁谤,说坏话。慝:恶。⑾方命:违反命令。方,反,违反。⑿大戒:充分的准备。⒀大师:读为“太师”,古代的乐官。⒁《徴招》、《角招》:与角是古代五音(宫、商、角、徴、羽)中的两个,招同“韶”,乐曲名。⒂蓄(xu):爱好,喜爱。尤:错误,过失。【
《礼记·学记》《大道之行也》《虽有嘉肴》《曾子易箦》《凡音,生于人心者也》《鸿门宴》《与朱元思书》《橘颂》《阿房宫赋》《五人墓碑记》《三藏法师传》《隋文帝不赦子》《歇后语》《凡音,生于人心者也》《大道之行也》《虽有嘉肴》《曾子易箦》《鸿门宴》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《屈原橘颂》《阿房宫赋》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《五人墓碑记》《报任安书》《蜀道难》《秦晋崤之战》《赵普》《指南录后序》《张中丞传后叙·》《与元微之书》《原毁》《兴贤》《屈原列传》《六一居士传》《伤仲永》《江南春绝句》《春夜喜雨》《荔枝赋并序》《敬鬼神而远之》《论毅力》《卖柑者言》《永之氓》《潘阆酒泉子》《学以致其道》《放鹤亭记》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《狱中杂记》《李清照一剪梅》《王冕求学》《张志和渔歌子》《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》《大天而思之,孰与物畜而制之》《伯夷列传》《右溪记》《书愤》《周公诫子》《察今》《礼记·学记》《帝问侍臣盗贼》《韩非子猛狗与社鼠》《陈模重游鼓山记》《戴表元二歌者传》《宋史·吕祖泰传》《汉书·艺文志·诸子略》《黄宗羲胡玉吕传》《明史·志第六十一河渠·运河》《颜元漳南书院记》《陆游家世旧闻》《管同记鸽》《金史·张行简传》《旧唐书·高士廉传》《汪琬张赫传》《宋史·张根传》《苏轼宝绘堂记》《明史·郑岳传》《周书·薛憕传》《后汉书·崔瑗传》《聊斋志异·赵公传》《清史稿·陈汝成传》《宋濂吴德基传》《杨师孔法华山看梅记》《后汉书·郑孔荀列传·郑太传》《陶渊明饮酒》《李白行路难(其一)》《袁宏道天目》《荀子天论》《宋玉风赋》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》《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》《旅夜书怀》《婴宁》《范仲淹苏幕遮》《甘罗传》《淳于髡》《孙膑》《枭将东徙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刘安世》《于园》《阎伯理黄鹤楼》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《史记·乐毅列传·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》《史记·平准书第八》《史记·苏代传》《陈胜王凡六月》《史记·平淮书》《史记·田儋传》《史记·戎王使由余于秦》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《史记·鲁仲连传》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《史记·朝鲜列传》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《史记·张骞出使西域》《史记·司马穰苴传》《史记·张良传》《史记·卫青传》《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》《史记·灌将军夫者》《史记·老子传》《史记·彭越传》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《魏文侯卜相》《史记·张汤传》《史记·陆贾传》《史记·晋世家》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《史记·郑当时传》《史记·西南夷君长以什数》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全文》《史记·樗里子传》《史记·孙叔敖传》《史记·张廷尉释之者》《史记·司马迁传》《史记·窦太后传》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》《郭守敬传》《戴胄犯颜执法》《郑板桥开仓济民》《谨饬》《邹孟轲之母也》《卧薪尝胆》《小时了了》《袁虎少贫》《魏文侯问李克》《枯梧树》《三藏法师传》《二翁登泰山》《宋史·吴中复传》《欧阳晔传》《九疑山图记》《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》《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》《英烈夫人祠记》《孔子见罗雀者》《苏洵二十七始发愤》《隋文帝不赦子》《陌上桑》《荷蓧丈人》《望岳》《杜牧江南春》《黄庭坚诉衷情》《上邪》《白居易长恨歌》《温庭筠商山早行》《游山西村》《袁中道游岳阳楼记》《前赤壁赋》《王维汉江临泛》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》《岳飞满江红》《杜甫咏怀古迹(其三)》《杜甫客至》《临江仙》《齐桓公求管仲》《沁园春·雪》《世说新语二则(期行,乘船)》《杜甫登岳阳楼》《陈涉世家》《太史公自序》《陈涉世家之吴广素爱人》《史记吴既赦越》《高祖本纪》《李牧传》《鲁人曹沫》《项羽本纪》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《史记·吴起传》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《司马穰苴列传》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《巨鹿之战》《乐民之乐,忧民之忧》《陆游钗头凤》《观刈麦》《周处》《伐檀》《诗经无衣》《静女》《蜀相》《自述苦学》《白居易卖炭翁》《垓下之围》《魏晋士人轶事四则》《王六郎》《国殇》《为政以德》《待贾而沽》《无名氏醉太平》《过故人庄》《橘逾淮为枳》《春夜洛城闻笛》《江南逢李龟年》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《过秦论》《郑人逃暑》《李贺小传》《活水源记》《子罕弗受玉》《孔子世家》《方山子传》《指喻》《病入膏肓的》《阳子之宋》
Drop Your Message